小乐学姐说:
期中考试已经结束,考试之后最重要的不是分数,而是试卷分析!成绩只是一个数字,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的信息,才是我们最需要去关注和分析的内容。本文收集了700分以上的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,以及怎样分析试卷,怎样高效地对高中各个科目进行学习!
只有发现分数背后的真相,才能找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空间!

2017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温晋分享学习经验时提到:
平常每科科目在考试成绩出来后,我都会主动找科任老师沟通。
每当阶段性模拟考某科发挥不佳时,我就会主动找科任老师沟通,及时纠错总结。
甘肃文科状元熊诗楠分享学习经验时提到:
我是全班发挥出了名的不稳定,但我不逃避失误,找出问题的原因才是关键。
考试成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,但通过总结考试失误,然后通过成绩找到真实水平,这是我经常琢磨的事。
综上可见,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试卷分析。
试卷分析涵盖两个层面:一是拿试卷找老师面批总结,二是对试卷进行自我分析总结。
分数固然重要,分数背后暴露出的问题,以及有针对性地通过强化练习,解决掉这些问题,这才是考试的意义和价值。如果某科考得不好,一定不要拿粗心做借口。粗心只是表面现象,这个词掩盖了太多实质性的问题。事实上,粗心是你在学习上各种能力缺陷的外化表现,但只要找到了症结所在,就可以对症下药。运算类错误最好避免。计算能力与天赋和思维水平无关。多做繁杂运算,错一道自罚五道,孰能生巧,巧能生精,痛苦一阵子,计算永不错。放慢读题速度,圈画题目关键词。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,保持一颗平常心。考后对该部分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强化训练。不要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点,要多想想这个知识点经常和哪些知识点结合出题,你是否掌握了和知识点相关的知识体系,是否掌握了一类解题方法。
每一次的错题分析,都应该能让你找到自己知识点上的漏洞,解题思路出现的问题,应试技巧的不足等等问题。不要怕错题,错了才能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,这是好事。期末考试前暴露越多的问题,你就越有解决掉的机会,暴露一个解决一个。第四,有无其它方法?哪种方法更好?想多种途径,培养求异思维;第五,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?想一题多变,促使思维发散。
根据失分题目的原因,所属的难度,判断自己接下来学习的优先级:通过试卷分析,才能知不足;通过试卷分析,才能查漏补缺;通过试卷分析,才能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。
学霸之所以成为学霸,不是因为他们智商有多高,而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并能够长期坚持。所以,既然是有方法可循的,如果加以借鉴,也就找到了提高成绩的捷径。下面的方法无论你是高中几年级都可以参考!
从语文学科的特性来说,积累的途径虽然多种多样,但最原始首选的方法还是读、背、默。也许并不新鲜但极为有效,这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来总结出的智慧精华。因为多读方能形成语感;多背才能积少成多;多默就能长久不忘。关键在于久而久之,由量变到质变,然后还可以推陈出新,逐渐就达到了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的境界。语文要靠一点点积累,下猛功肯定没用,每天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,扎实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。留心看过的报纸、杂志、身边的事情,随时去搜集作文素材。学习时主要针对高考题型进行重点复习,如果基础题拿分比较高,作文拿个中等偏上的分数,整体分数就很高了。另外,目前不少学生都热衷于口头表达而疏于书面表达,可高考以及各种应试目前仍停留在笔试即书面表达的层面。即便有些学生已经意识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,但似乎也是更重视思路而不在意缜密表达。其结果是每次考试整张试卷东扣一分,西丢两分,成绩很难有明显的提高。正确的书面表达应做到:细致、周密,重点突出而言简意赅。一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往往呈现“低起点、缓坡度、翘尾巴”的局面。比如选择题和填空题,一般而言,前面1—10题的难度是慢慢上升的,第10题一般而言难度较大,但第11题不一定就比第10题难。建议考生不要在难度较大的题上纠缠。高考数学满分150分,假设最难的两道题没做,但简单的、会做的题目都答对了,成绩上130分一点问题都没有,所以应该先保证会做的都做对,其他难一点的题可以再拼一拼。在平时训练不要用一些方法、技巧类的东西,有些同学为了速度,会用一些考试技巧,比如选择题用排除法去做,其实这样不对,因为这道选择题有可能在其他试卷中以其他形式出现,所以应该把每道选择题也当作大题来做,把一步步的原理弄清楚。另外,平时要养成好的书写习惯,因为答数学大题时必须要把步骤写得很清晰,才能拿到各步骤的分数。许多考生注重练而不注重看,这是一个误区。我认为,数学复习,做题练习固然重要,但切忌只练不看,扎扎实实地看教材,教材上的概念要读几遍,该背的一定要背。
英语试题分很多块题型,要抓住自己的弱项有针对性地去补救。比如某个同学不擅长阅读或者完形填空,在老师整体复习时就要重点学习,也可以自己买该类型的题目做。英语学习中如果发现自己哪里有漏洞,要主动去补上,不要太机械地跟着老师走。另外,背单词也很重要。很多人觉得看英文小说很难,有畏难心理,但看了就知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。英语比较好的同学有可能觉得老师留的作业太简单,就跳过去搞课外的内容,这样也不好。英语学习可以以课内为基础,以课外为拓展。总体来说,学习时,首先应按照老师的节奏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、提高听课的效率。对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及时、认真完成,不浮躁。建议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运用练习。通过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,在很短的时间内复习完所有的语言知识,提高复习效率。另外,学习资料一定要精,太多的话只会降低效率,影响复习效果。文科是有很多知识点,但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,而这种联系是很多样的,可以根据专题,也可以根据逻辑有意识地把知识点串联在一起,把知识系统化,这点对于学习历史和政治是非常有用的。地理学习要习惯看图,每天抽出时间有目的、有计划地熟悉地图。对文科生来说,一定不能死背,要理解知识点背后深刻的含义,把它们融汇在一起。要学会自己去归纳总结,根据当年的热点来辐射全书的知识点,比如今年高考教育是热点,看书中每一章节哪些东西涉及到教育,自己把它归纳整理出来,如果考试考到教育,就可以很快检索出知识点了。对于做题,要做有质量的题目,不要陷于题海战术,那样会很低效。另外,很多同学都知道要整理错题,更重要的是整理出来后要去思考自己到底错在哪里,这种错误一定要总结出来,不是说会了某一道题目就可以了,要反复挖掘、举一反三,找出自己的思维误区所在,把题目吃透。理综学习中,物理和数学更接近一些,生物和化学的学习有点介于文理科之间的感觉。有人觉得学理科一点都不用背,但像生物、化学这两科,很多东西是死的。有些东西只要花工夫记了,高分肯定可以拿到。还有很多同学做理科题有一个误区,知道自己哪里比较差就特意去做很多题。其实要想提高比较弱的项目,采取的方法不应该是盲目做很多题,而是要把一些没有想清楚的原理想明白,因为没搞清楚,即使这道题做对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对,这样很容易打击自信,而且没什么实质性的提高。花时间想清楚原理,比做十几道甚至几十道题目更有用。只有找准了努力的方向,才能保证你后续的努力不白费力气!